CUSTOMER DISPLAY

遇到“你”最好的时光才开始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知识科普

肠道菌群检测目前常用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5-03-06 14:38:46

肠道菌群检测可以查出任何疾病吗?.jpg

传统培养法:将肠道内容物(如粪便)接种到培养基中,在特定的温度、氧气等条件下培养,根据菌落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对细菌进行分类和计数。该方法能准确鉴定可培养细菌种类,但耗时久、操作复杂,且只能检测出一小部分可培养的肠道微生物,很多厌氧菌等难以培养。

直接涂片法:从粪便或直肠拭子获取样本,放置于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孵化后镜检,可观察细菌形态等是否异常,但难以准确鉴别细菌种类和数量,受主观因素影响大。

革兰氏染色法:将样本进行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帮助初步判断细菌类型,但对复杂菌群的全面分析有局限性,不能准确反映菌群全貌。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通过设计特定引物,扩增细菌的特定 DNA 序列来检测细菌种类。该方法快速、灵敏,但只能检测已知序列的细菌,对未知细菌可能无法检测。

16S rRNA 测序:细菌基因组中 16S rRNA 基因序列保守又有特异性差异,对其测序并与已知序列比对,可确定样本中细菌种类及相对丰度,广泛应用于肠道菌群多样性等研究,但无法精确到具体物种。

宏基因组测序:对粪便中所有微生物的 DNA 进行高通量测序,可全面检测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群落,能获得更丰富的基因信息和功能信息,但成本较高,数据分析复杂。

基于代谢产物的方法

代谢组学技术:检测粪便中的有机酸、短链脂肪酸、吲哚等代谢产物,快速、全面地了解菌群功能,反映肠道菌群的代谢活性和功能状态,但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分析技术,对结果的解读要求较高。

呼气检测:检测呼吸中氢气、甲烷等气体含量,可反映肠道发酵等过程,无创、简便,常用于检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等,但只能间接反映部分肠道菌群代谢情况,不能全面了解菌群组成。

其他方法

粪便抗原检测:检测粪便中肠道菌群分泌的特定抗原物质,推断菌群组成,但只能检测已知抗原对应的细菌,存在一定局限性。

黏膜活检检测:取肠道黏膜组织检测,能直接观察肠道黏膜上的菌群分布和炎症情况,对于肠道炎症性疾病诊断价值高,但属于有创检查,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和风险。

血液检测:检测血液中与肠道菌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脂多糖、内毒素等,可辅助判断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关系,但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只能间接反映肠道菌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