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ER DISPLAY

遇到“你”最好的时光才开始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知识科普

免疫比浊法

发布时间:2025-01-09 14:16:52

f3f06ea05b5bc6a6ec9eea5acd61a773.png

定义和原理

免疫比浊法(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是一种在液相中进行的抗原 - 抗体反应,通过检测反应体系中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微粒对光的散射或吸收程度来测定抗原或抗体的量。当抗原与抗体在适当的条件下结合时,会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的大小和数量会随着抗原或抗体的浓度变化而改变。根据光学原理,这些复合物会对光线产生散射或吸收作用,而且散射或吸收的程度与复合物的浓度呈正比,从而可以根据光信号的变化来定量检测抗原或抗体。

分类及特点

透射免疫比浊法

原理:抗原 - 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使溶液的浊度增加,光线通过溶液时,由于免疫复合物的吸收和散射作用,透光率会降低。通过检测透过溶液后的光强度变化来测定抗原或抗体的含量。例如,在检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时,抗原(免疫球蛋白)与抗体反应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透过溶液的光强度,根据光吸收定律(朗伯 - 比尔定律)来计算抗原的浓度。

特点:操作相对简单,仪器设备要求不高,一般的分光光度计即可。但是容易受到溶液中其他成分的干扰,如样品本身的颜色、溶血、脂血等情况会影响透光率的检测,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散射免疫比浊法

原理:主要是检测抗原 - 抗体反应过程中免疫复合物微粒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当光线照射到溶液中的免疫复合物微粒时,会向各个方向散射光线。散射光的强度与免疫复合物的大小和数量有关,通过特定角度(如前向散射、侧向散射)检测散射光的强度来定量抗原或抗体。例如,在检测 C - 反应蛋白(CRP)时,利用散射免疫比浊仪在一定角度检测免疫复合物产生的散射光强度,进而确定 CRP 的含量。

特点:灵敏度比透射免疫比浊法高,对微小颗粒的检测更敏感。它受溶液颜色和浑浊度的干扰相对较小,因为它主要关注的是散射光而不是透光率。但是仪器相对复杂,价格较高,并且需要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操作步骤(以散射免疫比浊法为例)

样本准备:采集血液等样本后,进行离心等处理,获取血清或血浆。例如,采集静脉血,离心(3000r/min,10 - 15 分钟)后分离出上清液(血清)作为检测样本。

试剂准备:根据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抗体试剂,抗体应该具有高特异性和亲和力。同时,准备好缓冲液等辅助试剂,用于调节反应体系的 pH 值和离子强度等条件,以确保抗原 - 抗体能够正常反应。

加样和反应:将样本和抗体试剂加入到反应杯中,在特定的温度(如 37℃)和时间(如一定时间内反应达到平衡)下进行孵育,使抗原与抗体充分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检测:将反应杯放入散射免疫比浊仪中,选择合适的检测角度(如前向散射角度),启动仪器检测散射光强度。仪器会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曲线(通过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建立)将散射光强度转换为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结果分析和报告:检测完成后,分析检测结果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结果异常,可能需要进行复查或者进一步的检测。最后,将检测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或者相关研究人员。

应用领域

临床诊断

炎症标志物检测:用于检测 CRP、血清淀粉样蛋白 A(SAA)等炎症标志物,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例如,在细菌感染时,CRP 水平会显著升高,通过免疫比浊法快速检测 CRP 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感染的情况。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检测:可以检测血清中的各种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成分(C3、C4 等),用于评估免疫系统功能,诊断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如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中,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生物制药研发和生产质量控制

在单克隆抗体等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免疫比浊法可用于检测产品的纯度、浓度和活性等指标。例如,在单克隆抗体的纯化过程中,通过免疫比浊法监测抗体的浓度,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