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ER DISPLAY

遇到“你”最好的时光才开始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知识科普

肠道微生态-预防缓解炎症的方法-菌群移植

发布时间:2025-01-09 14:20:59

菌群移植.png

菌群移植的定义和原理

定义: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也称为粪菌移植,是一种将健康供体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以重建患者肠道菌群,从而治疗疾病或改善健康状况的方法。它的核心在于通过改变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落,利用健康菌群的功能来恢复肠道生态平衡,进而对炎症相关疾病产生治疗效果。

原理:健康的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屏障功能、调节免疫系统、参与营养物质代谢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当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时,例如在炎症性肠病(IBD)或艰难梭菌感染等情况下,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降低,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导致肠道炎症和功能紊乱。菌群移植通过将健康供体粪便中的完整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引入患者肠道,使新的菌群在患者肠道内定植和繁殖,从而纠正菌群失调状态。这些新的菌群可以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例如通过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来滋养肠道上皮细胞,加强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促进抗炎因子的分泌,进而缓解炎症。

菌群移植的操作流程

供体筛选:这是菌群移植非常关键的一步。供体需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身体基本状况评估、传染病筛查(如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肠道菌群检测等。理想的供体应该是健康状况良好,没有慢性疾病、肠道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并且肠道菌群多样性丰富、相对稳定。例如,排除有近期使用抗生素、胃肠道症状或免疫系统疾病的人群作为供体。

粪便样本处理:收集供体的新鲜粪便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首先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稀释,然后通过过滤、离心等技术去除固体杂质、食物残渣和大部分病毒,得到含有丰富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悬液。这个过程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确保移植的菌群质量和安全性。

移植方式

结肠镜检查法:这是一种常见的移植方式。通过结肠镜将处理后的菌群悬液直接注入患者的结肠内。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将菌群准确地放置在肠道的特定部位,尤其是对于患有肠道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可以将菌群送到炎症部位附近,有利于菌群在病变部位定植和发挥作用。但是,结肠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和风险,如肠道穿孔、出血等。

鼻胃管或鼻空肠管法:通过鼻腔插入胃管或空肠管,将菌群悬液缓慢注入胃肠道。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不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那样的复杂操作,但可能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而且菌群需要经过较长的胃肠道路径才能到达结肠,途中可能会受到胃酸、胆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菌群损失。

口服胶囊法:将处理后的菌群制成胶囊,让患者口服。这种方法是最无创的,患者接受度较高。然而,制作菌群胶囊需要特殊的技术,以确保菌群在通过胃部酸性环境时能够存活并在肠道内有效释放。

菌群移植在预防和缓解炎症方面的应用

炎症性肠病(IBD):在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 IBD 的治疗中,菌群移植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发现,IBD 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菌群移植可以重建患者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如双歧杆菌、阿克曼氏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如肠杆菌科细菌)。这些有益菌的增加可以促进肠道屏障修复,减少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 1(IL - 1)、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 α))的产生,从而缓解肠道炎症,改善患者的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

艰难梭菌感染(CDI):这是一种由艰难梭菌引起的严重肠道感染,主要症状是严重腹泻和结肠炎。抗生素治疗虽然在初期可能有效,但容易复发,且会进一步破坏肠道菌群。菌群移植在治疗 CDI 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将健康供体的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可以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抑制艰难梭菌的生长和毒素产生,有效缓解炎症和腹泻症状,治愈率较高。

其他炎症相关疾病:除了肠道疾病,菌群移植在一些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全身性炎症疾病中也可能发挥作用。例如,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炎症和胰岛素抵抗有关。菌群移植有望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改善代谢指标,如血糖、血脂等,对预防和缓解相关炎症性疾病起到积极作用。

菌群移植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感染风险:尽管供体经过严格筛选,但仍存在传播病原体的潜在风险。例如,如果供体携带一些尚未被检测出的病毒、寄生虫或耐药菌,可能会通过菌群移植传染给患者。因此,严格的供体筛选和样本处理过程中的无菌操作至关重要,并且在移植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观察是否有感染症状出现。

免疫反应风险:移植的菌群可能会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虽然肠道免疫系统通常能够适应新的菌群,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或过度的免疫激活。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在移植前需要对患者的免疫状态进行评估,并且在移植过程中从小剂量开始,观察患者的反应,逐步调整移植方案。

伦理和心理问题:由于菌群移植涉及到使用他人的粪便样本,可能会引起患者的心理不适。同时,在供体和受体的权利、隐私保护等方面也存在伦理问题。在进行菌群移植前,需要向患者充分解释移植的过程、风险和益处,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且要确保整个过程符合伦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