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ER DISPLAY

遇到“你”最好的时光才开始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知识科普

以“吸收理论”阐述益生菌降低血脂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4-11-15 11:53:49

以下是以 “吸收理论” 来阐述益生菌降低血脂的原因:

肠道菌群消炎.jpg

一、肠道菌群与脂质代谢的关联


人体肠道内存在着庞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即肠道菌群,它们在人体的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就包括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的环节。益生菌作为肠道菌群中的有益成员,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影响人体对脂质的吸收过程,进而对血脂水平产生调节作用。

二、益生菌影响胆汁酸代谢


  • 胆汁酸的作用及循环:胆汁酸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到胆汁中的一类物质,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胆汁酸能够乳化脂肪,将大的脂肪滴分解成小的脂肪微粒,使其更易于被肠道中的脂肪酶分解,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而且,胆汁酸在完成脂肪消化的协助任务后,大部分会在回肠末端被重吸收,经过门静脉回到肝脏,形成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 益生菌对胆汁酸的影响:益生菌能够干预胆汁酸的代谢过程。一些益生菌可以通过其表面的特定受体与胆汁酸结合,改变胆汁酸的结构和性质。例如,某些乳酸菌属的益生菌能够将结合型胆汁酸转化为游离型胆汁酸。这种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游离型胆汁酸的溶解度相对较低,在肠道内不易被重吸收,从而导致更多的胆汁酸随粪便排出体外。当胆汁酸的重吸收减少时,肝脏会感知到胆汁酸池的减少,进而促使肝脏合成更多的胆汁酸来维持胆汁酸的肠肝循环。而肝脏合成胆汁酸的过程需要消耗胆固醇,这就使得肝脏内的胆固醇水平降低,最终对血脂中的胆固醇含量起到降低作用。

三、益生菌调节肠道对脂质的吸收


  • 影响肠道上皮细胞功能:益生菌可以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调节其功能状态。肠道上皮细胞是脂质吸收的重要场所,它们表面存在着多种转运蛋白,负责将肠道内消化后的脂质转运到细胞内,进而进入血液循环。益生菌能够通过调节这些转运蛋白的表达和活性来影响脂质的吸收。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特定的益生菌能够降低肠道上皮细胞上某些促进脂质吸收的转运蛋白(如脂肪酸转运蛋白 FATP)的表达,从而减少脂质从肠道进入血液的量,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 改变肠道微环境影响脂质吸收:益生菌在肠道内定植并生长繁殖,会改变肠道的微环境。它们可以发酵膳食纤维等物质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丁酸等)。这些短链脂肪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中之一就是能够影响肠道对脂质的吸收。一方面,短链脂肪酸可以降低肠道 pH 值,使肠道内环境呈酸性,这种酸性环境不利于一些促进脂质吸收的酶和转运蛋白的活性发挥,从而间接减少脂质的吸收;另一方面,短链脂肪酸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通过调节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对脂质的吸收能力,进一步降低血脂水平。

四、益生菌影响脂肪的消化过程


  • 参与脂肪酶的调节:益生菌能够对参与脂肪消化的脂肪酶产生影响。在肠道内,脂肪酶是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的关键酶。一些益生菌可以通过分泌特定的物质来激活肠道内原本存在的脂肪酶,使其活性增强,从而更有效地分解脂肪。这样,脂肪在肠道内能够被更充分地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便于后续的吸收和代谢。然而,与此同时,由于益生菌改变了肠道微环境(如产生短链脂肪酸降低 pH 值等),又使得这些小分子物质在吸收过程中受到一定限制(如前面所述降低了转运蛋白活性等),最终导致进入血液循环的脂肪量减少,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


益生菌通过影响胆汁酸代谢、调节肠道对脂质的吸收以及影响脂肪的消化过程等多方面的机制,依据吸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血脂的降低作用,从而为维护人体心血管健康提供了有益的支持。